![]() | 24道拐抗戰公路世界公路奇觀,抗戰史上最偉大的彎道——24道拐抗戰公路關隘在晴隆縣城西南1公里,是史迪威公路的標識路段,起點于大水溝,盤旋于晴隆山脈和磨盤山之間的斜坡上。24道拐公路設計精巧,從晴隆山山腳的大水溝至鴉關關口,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66米,在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4公里,有24道拐,因此,稱24道拐,堪稱險峻公路建設史上的杰出典范。從關下仰望,如巨龍欲飛;在飛上俯瞰,似蛟龍逍游下山。在晴隆山觀景臺看24道拐,若是有霧,一層薄霧在山腰飄浮,24道拐像巨龍在霧中舞動,奇妙無窮,給人驚嘆之感。24道拐……[詳細] |
![]() | 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AAAA 馬嶺河峽谷風景名勝區包括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萬峰湖三部分。中心景區距興義城區6公里,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景區內瀑布群,中心景區內的30余道瀑有的壯如銀河缺口,有的柔弱若婀娜仙子;瀑群凌空而降,飛珠濺玉,陽光下的道道彩虹,與深谷幽境相映,置之其中似人若仙。景區內由于“千泉歸壑,溪水溶濁”的作用,形成的深圳特區谷兩壁碳鈣堆積千姿百態,似飛禽走獸,加之瀑霧滋潤,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萬峰林景區位于峽谷中下游,景區內峰林獨立、清泉環繞、良田萬傾、農舍點綴,好一幅靜謐的田園風光,萬峰湖內廳峰湖內奇峰與碧水相映成趣,湖岸布依族人民的吊腳樓里不時傳出的山歌,訴說……[詳細] |
![]() | 萬峰林AAAA 萬峰林景區距離興義市約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為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東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叢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觀。餐飲/住宿/購物在“萬峰第一觀”的布依第一寨可以吃“布依八大碗”(豬腳燉金豆米、紅燒肉燉豆腐果、燉豬皮、酥肉粉條、排骨燉蘿卜、素南瓜、素豆腐、五色糯米飯),聽布依古樂——八音坐唱,喝“便當”酒(布依米酒)。交通前往萬峰林景區,可先到興義市,在客運東站乘中巴車前往,票價5-8元,大約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門票/開放時間25元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下五屯類型:地質地貌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2-4小時電話……[詳細] |
![]() | 雙乳峰景區AAAA 天下奇觀“雙乳峰”位于貴州省貞豐縣城境內,兩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豐滿的雙乳,且逼真得讓女人看了臉紅,男人看了心跳,被當地布依族稱為“圣母峰”,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峰”雙乳峰。一位學者曾經說過:“黃果樹雖然壯美,但它不是世界唯一,而雙乳峰不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雙乳峰一定會像黃果樹一樣,成為世界聞名的景點!?雙乳峰又名鼓子峰、并蓮峰,是八曲的最高峰。雙乳峰下有-王子欽創建的石鼓道院遺址。半壁的亂穴中,遺有“虹橋板”的殘片。峰的兩面巖峰上,有一巖洞,可容下數十人,相傳為吳道人-處,洞右0里不存放有關道人的遺蛻,故洞名為“吳公洞”。雙乳峰集玉蓮之秀……[詳細] |
![]() | 放馬坪高原草場AAAA 放馬坪高原草場位于興仁北面的下山鎮境內,距縣城24公里,風光旖旎,素有“高原塞外”之稱,總面積為28490畝,其中有天然草場21000畝,有天然林7490畝,草場處于云貴高原向廣西低山陵過渡的斜皮地帶,地貌奇特。這里的竣山秀水是大自然在貴州高原上精心雕琢的杰作,在舯著無盡的活力與生命色彩的綠原平疇間鑲嵌出處處勝景,讓人領略詩的意境、畫的絢爛。無以言說的鐘靈奇氣使興仁的山河美侖美奐,瑰麗神奇,在季節的交替與時空的延伸里,展示著不朽的神趣和魅力。人們對這種神秘的高原,有著世世代世相傳的神秘故事。放馬坪上有馬乃屯古營盤遺址,系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放馬坪……[詳細] |
![]() | 阿妹戚托小鎮AAAA 晴隆阿妹戚托小鎮景區是晴隆縣移民搬遷安置點之一,是由晴隆縣縣委、縣政府傾力打造的全國整鄉易地扶貧搬遷示范點,旅游扶貧示范點。景區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450畝,建設面積27.42萬平方米,搬遷群眾1233戶5853人。房屋建設采用階梯式建筑布置,真正體現了依山就勢、道法自然的設計思路,結合苗族、彝族信奉圖騰,巧妙地將“牛頭”“虎頭”運用于建筑布局中,極具地方少數民族文化神秘感。景區是以國家級的旅游扶貧示范小鎮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阿妹戚托景區建設,為搬遷戶提供兩業保障;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標。2019年,通過發展旅游扶貧,直接帶……[詳細] |
![]() | 義龍山地旅游運動休閑博覽園AAAA 義龍山地旅游運動休閑博覽園位于黔西南州新興的生態智慧城-----義龍新區魯屯鎮境內,與安龍、興仁毗鄰,景區規劃積為1000余畝。景區距興義機場及市區約31公里,距離魯屯收費站3.6公里,汕昆高速公路穿越魯屯全境,并設有匝道,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內居有漢、布依、回、苗等多個民族,平勢海拔1330米,年降雨量1268毫米,無霜期265天,年平均氣溫15-18℃,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十分宜人,區內擁有眾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包括魯屯古鎮、國際會展中心、棒壘球體育公園、中芬快樂運動全齡智能運動公園等重要景觀,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的古鎮,景區……[詳細] |
![]() | 馬寶樹峽谷馬寶樹峽谷,距縣城50公里,位于縣境西部與興義、普安交界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嶺峽谷上游的主要景觀之一。峽谷中之清水河,發源于當年紅軍“走泥丸”的烏蒙山系白果嶺,流經普安、興仁、興義三縣市,注入珠江上游之南盤江,全長百余公里,從上而下依次名為車榔河、深溪河、馬嶺河、清水河等主要河段。馬寶樹峽谷則系深溪河段,流經縣境近20公里。據《興義府志·河渠志》載:“馬別河上游日深溪,自普安廳流入興義府界”,“山峭水深,飛瀑下垂”。峽谷景觀奇麗,景點集中。峽谷有民風古樸的馬寶樹村寨,故被人們習慣稱之為馬寶樹峽谷。山高必有深谷,水……[詳細] |
![]() | 云湖山云湖山位于省級風景區魯布格。魯布格鎮是興義市委市政府確定創建的6個旅游名鎮之一。該鎮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鎮境內有我國對外開放中第一個向國外招標建設的魯布革電站,有亞洲第一輸電斜塔,有集“雄、奇、險、秀、幽”為一體,被譽為黔、滇、桂接壤處一顆璀璨旅游明珠的魯布格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保存完整的彝族村寨,有正在建設的魯毗彝族風情園,有工藝精湛、富有民族特色的毛家墳群和彝文碑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旅游開發前景誘人的邊陲重鎮。魯布格鎮位于黔、滇、桂三。▍^)結合部,境內旅游資源豐富,省級風景名勝區云湖山風景區,被譽為黔、滇、桂接壤處一顆……[詳細] |
![]() | 奇香園AA 奇香園奇香園位于位于興義市市區,萬峰林北面。此園以優美的生態環境而著稱,綠化覆蓋率達67%,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獲國家AA級生態園工業區的稱號。納灰河谷和花木是奇香園的兩大看點。納灰河畔聚集著奇香園內著名的景點,沿岸有奇香樓、糊涂橋、不愧天、龍潭瀑布、釣魚亭、通靈閣、紅梅壩、松林橋、盼雨亭、千畝葡萄園、果園、林園等16處景點。納灰河邊,流水潺潺,小鳥啾啾,汀渚蔥蘢,弱柳扶疏。沿河賞玩,芳草引路,棧道通幽,兩岸絕壁飛瀑高掛,像珠簾、似玉練,其聲如素琴雅奏;放眼河道,小壩如鎖,水平似鏡,小舟輕漾,魚戲淺底;若是晨睛日出,朝陽映波,煙霞萬狀,詩情詩意隨景……[詳細] |
![]() | 史迪威小鎮坐落于晴隆縣沙子鎮文豐村,小鎮內設定美式田園天主堂、農村夜店、公共性廣場、休養管理中心、老鎮商業步行街、射擊場、跑馬場、紅葡萄酒紅酒莊園、海上娛樂世界、美國陸軍項目部、農村俱樂部、農村劇場、生態酒店、直升機場等園林景觀![詳細] |
![]() | 安南古城免費 安南古城是黔西南州乃至貴州省古城現代復原的代表作品之一。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蓮城鎮,是在原古城晴隆縣的歷史基礎上而進行重建,是電視劇《二十四道拐》的主要拍攝基地,因晴隆在古代叫安南而稱安南古城。晴隆“安南古城”修復重建,并不是復制安南古城,而是還原安南古城的歷史風貌。走進恢復重建的“安南古城”,在古樸的小屋邊穿行,殘垣斷壁時而出現于眼前,仿佛訴說著一段段歷史,一段段幽怨浪漫、璀璨輝煌的過往。逐級登上幽長的青石板鋪就的臺階,用手在那些石板堆砌成的石墻上摩挲,眼前有些破舊的古木樓宇,木質陳舊的門櫞,仿佛回到曾經的古鎮![詳細] |
![]() | 花江鐵索橋及崖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江鐵索橋,橫跨于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之間的北盤江花江段上,由14根粗大鐵鏈拼拉而成,上鋪木板作橋面,全長70余米,寬3米,下距正常水面約15米。古人曾以“橫空鐵索系山腰,儼似揚州廿四橋;履險如夷通利濟,征車那計浪中搖”描繪花江鐵橋雄姿,可謂惟妙惟肖。該橋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系時任貴州提督蔣宗漢募捐創建。據民國《貴州通志·輿地志》記載:“此橋清季新建,在永寧州東南四十里募役司南,為貴陽、安順逾關索嶺南行經興義出滇之道,左右皆重巖壘山獻,行者危栗!被ńF索橋為溝通滇黔交通……[詳細] |
![]() | 烏沙鎮是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主景區,是魯布格省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鎮139.32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中,因岔江、革里、革居、謝米、泥麥古等地的法郎組竹桿坡段地層(中三疊世拉丁期晚期——晚三疊世卡尼期初期)廣泛分布著烏沙安順龍、興義鷗龍、楊氏幻龍、海百合等豐富的海生動物化石,有90余平方公里被規劃為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景區。烏沙鎮境內的岔江、革里、革居、謝米、泥麥古等地魚龍類、鰭龍類、海龍類、長頸龍類、魚類、等足類、海百合、蝦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化石分布廣泛、數量巨大、屬種豐富、保存精美,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大……[詳細] |
![]() | 三家寨道堂位于興仁縣城西南約23公里的魯礎營鄉三家寨,曾是統領安順、平壩、安龍、貞豐、興仁、盤縣、普安等12方的伊斯蘭教總道堂。道堂位于寨中,由道堂、姑祖花園兩組建筑群組成。清光緒年間,教主馬光烈令楊云鶴主持修建,光緒十八年(1892)落成。道堂門前有古樹,樹旁建有望月樓,樓為木柱支撐,下為通道,上是9平方米、四面有窗的望月樓,是專供阿訇登樓望月,決定把齋、開齋、誦經禮拜時刻而設。望月樓后為前廳,過前廳入內是寬6米、長8.5米的天井。兩廂、前廳及正殿組成了四合院,檐下掛有各方人士書贈的匾額。正殿大門兩側有清光緒年間各地方官所贈楹聯。正殿一樓一底,面闊16……[詳細] |
![]() | 麻沙河風景區發源于三道溝竹海深處,是一條喀斯特地區典型的河流,它全長185公里,自西向東橫穿興仁縣境,流入北盤江,其中游距縣城僅4公里。麻沙河是興仁縣的母親河,是一條神奇的河,也是一條風光旖旎的河流,水流在重巒疊嶂中穿行,七伏七露,宛若云遮霧繞的游龍,沿途既有峻峰峽谷,急流險灘,又有農夫荷鋤,村女浣紗的田園風光和小橋流水沿河兩岸居住著勤勞好客的布依族人民,其古樸神秘的生活方式以及千百年來的動人傳說,令人神往。麻沙河最神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是從下屯橋電站至民建鄉的沙鍋寨,是探險漂流的理想之地,“此地崇山峻嶺,茂林修行,最奇清麗悠遠,蔚為人間勝境;到處清風……[詳細] |
![]() | 南龍布依古寨南龍布依古寨,位于興義市萬峰湖畔的巴結鎮境內,距興義市區39公里,面積約為2平方公里,寨中住著的218戶813人,全為布依族,是一個集優美自然風光、濃郁民族風情和神秘布依建筑于一體的古寨。據考證,該古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間的“調北征南”時期,明朝在貴州設置的十三府的上五府(貴州府、安順府、南龍府、大定府、遵義府)之一的南龍府就設在這里,后來由于水源供不上官家之用和城鎮發展的需要,才轉遷到今天的安龍縣建城。明朝末代的-皇帝朱由榔也曾在此休整練兵,至今仍留有巍峨的點將臺和寬闊的演兵場,讓人不自覺的想到當年朱由榔在此日夜操練兵馬、欲待時揮師……[詳細] |
![]() | 安龍縣新安鎮草紙街71號原為國民黨安龍縣參議會會所,解放后曾作為縣兵役局、縣人武部辦公地址。草紙街71號主體建筑為建于民國初年的一幢二層磚小結構小洋樓,青石奠基、木地板、開花窗、青磚、瓦屋面。1935年4月20日,紅軍第二次攻打遵義后戰略轉移時,為了實施“兵臨貴陽逼昆明”的軍事戰略意圖,中央紅軍總部即中央縱隊和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指戰員在安龍駐扎、休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洛浦、李德、劉少奇、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及“紅軍八大姐”在草紙街駐扎,召開了打富濟貧宣傳會,發動群眾組織查抄隊查抄反動勢力的物資,將抄獲的財物分給縣城的貧苦百姓,并發動青年參加紅軍。毛澤東……[詳細] |
![]() | 七星橋,在桑郎寨東橫跨桑郎河,現為冊(亨)三(江)公路橋。此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由寨上群眾捐資獻勞,雇請外地工匠修建。橋長62米,寬4米,高7米,為七孔石橋,故稱“七星橋”。遠遠望去,七星橋宛如一條彩虹橫跨河上,橋水相映,美麗壯觀。古人有詩贊嘆:“數定天星建此橋,百丁施力架虹腰。王宮定缺人工補,名與河山萬古標!蓖兛h——七星橋,途徑s312省道,駕車約行駛1小時40分鐘,無門票……[詳細] |